脱贫新面貌,三年大变样

2019-06-10 16:01 来源:未知 编辑:逆行者    
《焦点访谈》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今天关注的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甘肃环县。这位农民叫郑九林,曾经是环县白塬村的特别贫困户,从3年前开始,我们一直关注着老郑一家, 2016年2月和2018年4月播出的《老郑家的日子》,《老郑家的希望》两期节目,记录了老郑和乡亲们生活的变化。又一年过去了,老郑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呢?今年,记者第三次踏上了去老郑家的路。
 
       第一次见到郑九林是2016年1月,零下20度的黄土高原还刮着刺骨的寒风,当时老郑一家住在山坡上几口危旧的窑洞里,妻子智力残疾,女儿双目失明,儿子在县城上高中,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2017年,当地政府在老郑家对面的山坡上筹划修建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9年,当记者第三次来到老郑家的时候,老郑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院子。他告诉记者,他家是去年搬过来的,装修和家具一共花了5万元。
 
       跟三年前相比,老郑家里的变化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过去家里住的是摇摇欲坠的危窑,窑洞的墙上还有裂缝,现在住的两层小楼,门前还装上了路灯。过去,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旧电视还是坏的。三年前,家里唯一值点钱的就是一台二手摩托车,2017年老郑把旧摩托卖了,换了一台新车,现在搬了新房子,买了新家具,还添置了一台新的三轮摩托车。老郑说,现在家里自来水也有了,洗澡间也有了,还装上了热水器和电暖气。
 
       2016年,老郑家一年收入主要靠他出去吹唢呐赚几千块钱,一家人一天吃两顿,吃的都是面条和老咸菜。这次来到老郑家,虽然还是吃面条咸菜,但老郑说:“我们吃面条是日常生活习惯,咸菜是自己腌的。你三年前来吃这个都是苦的,不好吃,今年心情都不一样了,吃的新咸菜是甜的。”老郑说,2017年盖这个房子他自己只掏了1万元,而这两年,国家每年给他的低保和退耕还林补贴就有2万多元。
 

 
       像老郑这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收入来源不稳定,主要还是靠低保和各种政策性补贴生活。这两年,当地按照劳动力状况和收入来源情况将贫困户分为四类开展帮扶,要让老郑这样的人彻底脱贫,不能光靠政府补助,必须有产业带动增收,让他们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才行。环县依靠的主要是草畜产业。
 
       老郑这两年也养了几只羊,受资金、技术和场地的限制,规模小,效益也一般。环县百富勤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巢凯林和老郑同村,过去一直是村里的养羊大户,从2017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带头创办养羊合作社,带动村里农户入股进行规模化养殖。巢凯林告诉记者:“这块是带动的贫困户,17户是82口人,有生病的,有缺乏劳力的,还有政府低保户的这一块。”老郑也是17户入股的贫困户之一,不用自己掏钱,政府安排贴息贷款3万元,扶贫专项资金2万元,按5万元一户购买20只基础母羊和一只公羊入股合作社,合同期限三年,每年合作社给贫困户分红。巢凯林说:“一年固定分红1.5万,1万块钱我们合作社给他还了贷款了,剩余5000块钱他分走了。”这样一来,老郑每年不用自己投入,就能得到5000元的现金分红。养羊资金有了,技术也没问题,对贫困户来说,负赢不负亏,只管分红,对合作社来说,只要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就不会有太大风险,那养了这么多羊销路又怎么样呢?
 
       巢凯林说,有政府政策支持,品种统一选的是湖羊,疫病由政府统一监管、防疫,销售由公司直接回收,有保底价,所以放心养,只要养羊就不怕卖不了。巢凯林说的收羊的公司是2017年环县引进的一家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量可以达到百万头。2017年以前,环县还没有规模的屠宰加工企业,一家一户养了羊大部分都是通过羊贩子把活羊卖到外县,羊贩子中间赚了差价,养殖户的收益就少了。如今把屠宰加工厂建起来,不但有了稳定的销路,活羊的价格也提高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老郑加入的养殖合作社是2017年的第一批试点,在全县一共有37个,试点成功以后,2018年开始在全县推广。甘肃环县副县长魏凯选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我们环县建了肉羊养殖合作社达到224个,覆盖了环县的215个贫困村,带动贫困户5500户左右。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户一年最低分红5000元。”
 
       这两年,环县围绕肉羊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步打造全产业链的肉羊产业体系。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的村民宋效辉过去跟老郑一样,也是贫困户,家里有8口人,20多亩地基本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人工成本高,收入也不行。这两年,针对肉羊产业的发展,很多地方开始改种草料,2017年西沟村里成立了紫花苜蓿种植合作社,宋效辉也把自己家的地种上了紫花苜蓿。
 

 
       以前宋效辉家20多亩地种玉米、小麦,一年也就收入1万元左右,现在种上紫花苜蓿,基本上不用管理,地里的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左右,他还能腾出时间打打零工,再加上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有四五万元。2017年下半年,他家脱贫了。和肉羊养殖产业一样,县里也专门成立了一家草业公司,和合作社签订协议,订单种植,统一收割、收购,草业公司再把草料卖给养殖合作社,这样一来,种草养羊有合作社,还有牵头收购加工草料和屠宰肉羊的两家企业,贫困群众靠羊脱贫“发羊财”的路子也越走越宽了。
 
       尽管这几年环县在产业扶贫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产业底子薄,规模弱小依然是环县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目前全县的合作社还只能覆盖像老郑这样的特困户,下一步还需要办更多的规模养殖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记者帮老郑算了一下,这几年他的收入有百分之六七十来自政府的各项补贴,虽然按现在的收入他已经脱了贫,但是两三年后,退耕还林补贴和合作社分红都已经到期,低保金也没有了,到那时,老郑的收入还能有保障吗?
 
       到2020年底,老郑和合作社的3年合同期满之后,2万元政府扶贫专项资金中,1万元纳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分给入股贫困户每户10只基础母羊和 1只公羊。老郑说:“我把这11只羊一养,地里再种点草,还有几头驴,收入2万元左右,我再吹唢呐和地里收入一起,差不多有1万元左右,一年收入能有3万元。”
 
       这几年,收入高了,还住上了新房,老郑一家生活变化很大,而像老郑这样的贫困户走出贫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脱贫之后怎么办?由靠政府补贴为主,到靠产业稳定增收,持久致富,由输血到造血,他们面临的是质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为必不可少。目前,当地已经把肉羊产业作为县里的主导产业来抓,从2019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做大肉羊产业的规模,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种草养羊“发羊财”,使农民每年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到人均6000元,要达到这个目标,政府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关推荐

残疾人扶贫基地现场会召开 推进贫困残疾人扶贫工作

2019-08-15

“影响力投资”助力产业扶贫

2019-08-05

青海省扶貧局召開全省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視頻會議

2019-08-05

高原民警“画说”扶贫

2019-08-05

百花湖镇54名扶贫攻坚“先锋”获表彰

2019-08-05